或许你曾经听过关于以小胜大、力量不及小个子的传说,那些认为掰手腕更多依赖技巧而非力量的故事。那么,在职业腕力选手之间,这种情况是否仍有发生?或者,正如那句话所言,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不过是浮云。

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来临了——掰手腕的世纪大战:丹尼斯与德文的较量。或许许多人并不熟悉这两位腕力高手,我们下边将简要介绍他们各自的身体数据。

丹尼斯,他来自俄罗斯,身高186厘米,体重146公斤,此时已是36岁。他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双强壮的手臂。丹尼斯天生就拥有粗壮的手腕,每一根手指都比常人粗得多,而一旦握拳,就能轻易地把核桃压碎,是一个难得的一流掰手腕选手。这一点也被事实所证实。

他的力量一直在稳步上升。在最近一次测量中,大臂围达到了53.5厘米,小臂围则达到46厘米。而在最后一次测量中,大臂围进一步增至58.5厘米,小臂围则达到了52厘米。现在的丹尼斯实力显著增强,即使想要跨越级别挑战他,也可以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另一方面,我们有德文,他来自加拿大,身高196厘米,对于体重来说略微超过100公斤,而且今年已经43岁。此时他似乎已经超出了巅峰期,因此很多人对于德文取得胜利持怀疑态度,就像赛前主持人调侃道:“你是否应该放弃?”然而德文回答:“我等待了10年才迎来了今天。”

比赛非常重要对他来说,当了解到丹尼斯的手部数据后,他自己也进行了测量。大 臂围仅仅是43.5厘米,小臂围只有38厘米,可以说是在体型上完全处于劣势。不过,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估他的经验和技巧。他会使用各种“小伎俩”来取胜,而丹尼斯则以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赢得比赛,这正如赛前的预热展示那样,如同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麻烦。这次,他们交锋,将会呈现怎样的结果?

这场比赛主要采用左手进行,并且每一局都是由绑带决定。在最初两个局中,由于绑带出现问题,一直未能成功解开,但在第三局开始后,两人都尝试用力的挣脱,却均未能成功,最终不得不重新设置绑带。当新的绑带安装好后,第三局里再次展开竞争,其中第五、六两轮继续延续这种模式。但是在第七轮里,他们暂停了一番,然后又恢复了比赛,使得这个环节有些类似于练习,让对方稍作回应并略微平息一些心理上的失落感。

通过这一系列战斗我们看到了,以小胜大的可能性几乎成为幻想。在绝对力量面前,不论多么精妙的技巧都会变得无关紧要,这一点在掰手腕领域同样适用。你对于这一点又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