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爬行动物,属于短吻鳄科短吻鳄属。它的别称有中华鼍、中华鳄、猪婆龙等。在生物学分类上,扬子鳄归类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鳄目、短吻鳄科和短吻鳄属。
扬子鳄体型大如蜥蜴,头部前端低平而后段隆起,有雕蚀纹的吻背和4枚枕骨。颈部细长而狭窞,躯干矩形且扁平。其背侧有17到18排的横列状背甲,而腹侧则有26到28排的矩形腹甲。尾巴两侧扁且尾尖呈鬣状,上面覆盖着高棱状的背甲。
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和江苏交界处的大型淡水湖泊和河流中,它们通常生活在深池塘或缓慢流动的小溪中,以保护它们免受捕捞者侵扰。
作为变温动物,扬子鳄能够适应外界温度变化,其新陈代谢效率随之增加或减少。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他们会变得更加活跃,并进行更多活动以获取食物。但当环境寒冷时,它们则会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能量。
扬子鳇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它们捕食多种鱼类及其他小型哺乳动物,如家兔、小猫以及鸟类等。此外,由于它们也是卵生繁殖方式,因此雌性在产卵期间需要找到合适的地点构建巢穴来孵化它们的蛋,这些巢穴通常由杂草与泥土混合制成,每个巢穴内可以存放10至30个蛋。
由于其濒临灭绝地位,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对象,并设立了专门用于研究与保育这些珍稀生物的地方。此举旨在保障他们未来不再面临威胁,从而确保这片历史悠久且独特生态系统得以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