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典”到“新冠”,这片净土是“庇护所”,更是“神奇的福地”。长达17年的时间里,石关基地成为国家举重队“冠军的摇篮”,这里美名远播。国家女子举重队教练组组长陈文斌说:“2003年国内出现了非典疫情,我们原本准备去沈阳比赛却未能成行,队内测验成绩又一塌糊涂。”当时,他们决定出去调节一下环境。
带着训练小组来到石关基地后,陈文斌和队员们发现这里气候很不错,但环境简陋。“刚来时这里全是平房,没有楼房,只有两层破破烂烂。住房的墙皮下雨都发霉,有裂缝。床垫也发霉了,出太阳就要拿出去晒。”六七月份时逢梅雨季节,大别山腹地有蛇,草丛里全是蚂蝗,“我们住在湖边一栋摇摇晃晃的楼上,非常潮湿,蚊子像轰炸机一样隔着裤子都能咬。”
尽管条件艰苦,但在第一周适应环境后,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时,一些队员如石智勇、张国政、李宏利等人就长成绩了。在秦皇岛举行的亚锦赛中,他们个个冲到了世界纪录。“张国政之前冲了十几次世界纪录没成功,但在秦皇岛举起了197.5公斤的世界纪录,这是他职业生涯挺举的最好比赛成绩,因为他在大别山训练时举起过202公斤。”
随着更多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走出这个地方,从此,每当备战北京奥运会或其他重大比赛,当局都会将国家摔跤队、国家击剑队等运动员送往这里转训。虽然生活条件不好,但水好、空气好,是运动员养力的秘诀。此外,这里的古木参天绿树荫浓,如同俄式别墅掩映于秀竹之中,被誉为消夏避暑修身养性的天然氧吧。
今朝,这里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力量的一步步崭露头角,而对这些曾经陪伴他们成长的地方,也始终有一份厚重的情感和感恩的心。这是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地方,只有自然的声音和清新的空气,让人心灵得到洗礼和恢复。
今年来到面貌焕新的石关基地,对于正在备战的大型赛事来说,是一个难得机会。一路风景沿途观赏,不仅让人心情愉悦,还能够提升体质,为即将到来的竞技活动做最后准备。而对于那些曾经踏足过这片土地的人来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里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它们就像是历史上的印记,用以激励每一个追梦者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