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人来说,运动带来快乐感。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运动是一种痛苦。尤其是那些体型肥胖的人,他们宁愿承受他人的鄙视和自我失落的情绪,也不愿意去进行减肥。换句话说,他们更愿意忍受精神上的痛苦,而不是身体的痛苦。
安伯林是一个身高25岁的女性,她曾经在20岁时体重达到167公斤。她开始减肥是在受到其他减肥者的鼓励和需要缓解精神压力之后。安伯林希望能够像其他网友一样,用网络日志记录自己的减肥旅程。这就是为什么从2013年开始,她用视频记录了自己5年的减肥过程。不过,最终结果是她比起5年前还要更加丰满。
在这5年的时间里,安伯林尝试过跑步、深蹲、快走等运动,并且以控制饮食作为主要的方法来减轻体重。不过,尽管她努力了,但最终还是无法坚持下来,不仅如此,她甚至难以抵抗诱惑,每次看到甜食都会忍不住多吃几口。在最近的一段视频日志中,安伯林情绪崩溃地说:“当那些消极的情绪袭击我,我就感觉前方只有无尽的黑暗。我过得非常糟糕,比如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喘不过气来,那时候我既害怕又无助,只能默默地流泪。我害怕有一天我的精神会因为疲惫而崩溃。”
回到现实,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有些人虽然尝试了各种节食计划和健身课程,但最终却越吃越胖。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真的因为不能忍受身体上的痛苦呢?笔者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缺乏真正理解。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因此遭受任何实际影响,那么自然就会觉得这种改变是不必要的。而相比之下,对于身体产生的疼痛感,以及饥饿时内心渴望糖分的冲动,他们通常不会感到同样的压力。
精神上的痛苦与身体上的疼痛,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进行运动和饮食控制时,你会立刻感受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以及肌肉酸楚,这些都是常有的事。而在限制饮食时,你会有强烈想要糖分补偿的心理需求。当这两种感觉同时作用于你的肉体,你很容易动摇。你应该继续做这些艰难的事情吗?你应该吃还是不吃?这个问题让很多人陷入困境。
当一个人的体重达到了让他们感到生活被扰乱的地步,那种精神上的哀伤就会迅速占据整个生活空间,使得降低体重变得迫切。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情况:人们不断权衡运动带来的辛酸与美味食品带来的慰藉,看看哪个更符合当前自己的需求。此外,由于肥胖引发的一系列疾病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状态和身体感受,让他们做出选择。
最后,在所有这一切中,如果我们必须选择一种更加难以承受的话题,是心理性的折磨还是生理性的挣扎,更让人感到绝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