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观看健身视频的朋友来说,训练腹肌时加入击打腹肌的计划并不新鲜,而且这种训练方式似乎普遍适用于外国人。那么,击打腹肌的训练是否对显形或增强力量有更大的帮助呢?或者说,这仅仅是模仿李小龙在电影中的抗击打能力?
传统上,击打腹肌属于维持收缩状态的过程,是一种无氧运动,对减脂和瘦身没有太大帮助,因此击打腹肌不可能单纯为了让腹肌显露出来。然而,在短暂地被击打后,收缩的肌肉会经历离心收缩,即力气不足导致哑铃下落的一瞬间,这样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力量。
此外,在健身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由于力量不足而导致的拉伤,就是在做离心收缩时无法抵抗快速拉伸所致。因此,只要控制力度,使其在能够承受离心收縮能力范围内(务必保护内脏),这项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腹肌收缩力的表现。
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称为抗击打训练,在国外相对流行,与文化差异有关。在人们面前毫发无损地承受猛烈肚子部位攻击,无疑给人留下一派英勇神通广大的印象,就像刀枪不入的小英雄一样。这在国外确实如此,但国内则以谨慎为宜。
除了李小龙以及搏斗运动文化等因素之影响,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英雄主义倾向。在拳击界中,保护两侧肋骨并弃守某些区域也是基本策略之一,而拥有强壮的核心群体能有效减少内脏受到冲击风险,也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保护作用。
尽管专业拳手们通过增加脂肪来增强抗震能力,但一般健身爱好者不会采用这种方法,他们只是借鉴了这种技巧,将自己的核心群体既美观又实用地锻炼出来。因此,对于追求极限且年轻的心态健身爱好者们也可尝试这一虐待式锻炼,但必须注意循序渐进,以免造成任何形式的人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