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蕴含着潜在的力量,当然每个人也承载着体脂。体脂率低时,便称为肌肉男(不容忽视)。当体脂率高时,那便被冠以胖子之名。在许多胖子的心中,他们认为自己与肌肉男之间的差距仅仅是10公斤的体脂,而其他方面似乎并无太大悬殊。原因在于那句深刻的话语:“如果让他们背负这一身重量,想必也不会显得那么英勇。”这话虽有道理,但同样不无偏颇。

事实上,一位体脂率达15%,体重70公斤的肌肉男和一位体脂率25%,体重80公斤的胖子相比,后者确实多了约10公斤的额外包裹,但其肌肉量并不一定会低于前者。换句话说,即使一个80公斤的大腹便器,在力量上也不见得会输给那个70公斤精壮汉。但即便如此,这样的胖子在运动能力上与肌肉男间仍然存在天壳般巨大的鸿沟。这就好似一个装满沉甸甸沙袋的人,与全身轻松自如地进行赛跑,无异于天地之别。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还真有人尝试过这样的实验。一位名叫马格纳斯的攀岩高手,经过二十年不懈训练,如今已是该领域中的佼佞。他为了探究排除力量因素后攀岩技巧对结果影响程度,大胆进行了一次有趣而充满挑战性的测试。

他找来一位新手攀岩爱好者西蒙,然后自己穿戴负重衣物,与对方共同挑战险峻的地形。为了平衡两人力量上的差距,马格纳斯决定通过引力向上的动作调整负重。在测试过程中,他做了8个引力向上的动作,而西蒙则只需5个。此举将马格纳斯原本19公斤负重增加至32公斤,这足以让他失去所有优势甚至变成劣势。

确定好负重后,他们开始共同挑战第五难度级别——5-(V0),两人的表现简直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当难度逐渐提高至5、5+、6a时,由于西蒙无法克服身体上的限制,最终不得不放弃继续挑战。而马格纳斯凭借出色的指力和丰富经验,不断迈向更高难度——6A+、4B、6B+。然而,当他们达到6B+(V4)时,即使面临极具技术要求的地形,马格纳斯依旧坚持到底成功完成了这一考验之后,他决定再次迎接更艰巨的一关——6C(V5)。

但就在此刻,“肥胖”后的强悍身躯因指力的需求而彻底失去了握牢岩壁的能力,因此挑战告一段落。这场实验表明,将“肥胖”看作是“背着沉重”的虚假比喻,并不是真正的事实。那所谓“带着沙袋”的肌肉男,其实际情况远非简单相加,它们是在长期训练中培养出的全面强化,是任何条件下的绝对优势。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锻炼,使自己的身体健康且比例合适,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