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蕴藏着潜力,当然,每个人也有待改善的地方。当体脂率低至健康水平时,那便是肌肉男的象征;当体脂率偏高时,那便是胖子的形象。在许多胖子心中,他们认为自己与肌肉男之间的差距仅在于10公斤的额外脂肪,而其他方面并不会有太大的分野。这种观点源自于一句深刻的话:“如果让他们背上这重负,想必也不会显得那么英勇。”这一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也忽略了事实之复杂性。

实际上,一个体脂率为15%,体重70公斤的肌肉男和一个体脂率为25%,体重80公斤的胖子,在力量上并不一定存在本质差异。换言之,即使胖子多出10公斤的脂肪,其肌肉量也不见得会比肌肉男逊色。这就好似将两者置于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赛,将如同给予70公斤的肌肉男背负沉甸甸的一身“沙袋”,而对80公斤的大个儿则要求全身放松,这种不平衡造成了明显差距。

令人意外的是,有人确实曾经做过类似的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马格纳斯是一位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攀岩运动员,他为了衡量在排除力量因素的情况下,攀岩技巧对最终成果影响大小,设计了一次独特挑战。他找到了一个初学者攀岩者,并穿上了带有负重衣物,与对方一起面对相同难度的地形。

为了消除两人力量上的巨大差距,马格纳斯决定通过引体向上来调整自己的负重。在测试后,他(72.6公斤)完成了8个引体向上,而新手西蒙(74.8公斤)仅完成5个引体向上。于是,对抗开始前,马格纳斯增加了他身上19到32 公斤的负重,这样的负荷完全削弱了他的优势甚至成为劣势。

一旦确定好了负载情况,他们开始尝试更具挑战性的地形,从简单起步,最低难度5-(V0),两位都轻松应付。一路从5(V1)、5+(V2)、6a(V3)逐渐提高难度,当达到6a级别时,由于西蒙抓不住岩壁,只能放弃。而马格纳斯凭借精湛的手感和技术克服困难,不断追求更高难度:6A+(V3)、4B(V4)、6B+(V4)。当达到了6B+级别时,他意识到这个角度对于绝对力量提出了极高要求,对他来说可能无法成功。但幸运的是,他顺利完成了这一挑战,然后又迎接更加激烈的地形——6C级别,因为此处对于指力的需求极其严苛,“吃饱”后的马格纳斯根本无法握住坚硬的地表,因此不得不停止尝试。

"胖子等于背着沉重包袱的小块头?" 这种说法看起来有些自我安慰。不论如何,一名长期训练下的运动员,无论多么庞大,都能展现出各方面能力的大幅提升,其中包括耐力、敏捷性以及整合身体机能。此话虽如此,却不是说所有人都是怎样怎样优秀,也不是说那些稍微有点赘余的人有什么错建议大家定期锻炼,以避免那种虽然强壮却似乎无可奈何地携带着多余脂肪,让身体保持健康水平,比如把肥质比例控制在18%以下,就已经算是不错啦!希望这些信息能够激发大家健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