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肌肉体积,进行的大重量、高强度训练对肌肉组织的破坏较大,因此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来修复和扩建肌肉。一般强度锻炼每天需要1到1.5克蛋白质每公斤体重,大强度则需1.5到2克/kg体重。在这种高强度训练的情况下,必须多摄入高蛋白质食品,如禽畜瘦肉、鱼类、鸡蛋、乳制品以及豆类制品等籽仁。然而,不同于认为吃得越多越好,实际上只需要满足维持与扩建后的需求,而超出的蛋白质会被排出体外或转化为脂肪储存,从而减少肌肉线条的明显性。
此外,如果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应不足,身体会首先利用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因此在追求增加肌肉方面进行锻炼的人不仅要摄取足够量的蛋白质,还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能耗,同时也要注意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
美国科学家M·S·科德勒发现了促进肌肉生长最有利方法,并将其确定为健美运动员饮食营养原则:训练后应立即摄取易吸收且含糖分较低(0.7-1.4g/kg)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至少30-50g/protein;两小时后,再次进食同样的混合物,以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如果不出现这些症状,但机体无法找到充足糖原,则会停止交换碳水化合物并开始“吃”掉肌肉;之后应该每隔两个小时,即训练后的四个小时和六个小时再次进食相同混合物。
人在完全休息时,每天消耗1300至1800千卡,一般生活消耗2600至3000千卡,对于身体劳动或运动者来说更是3500至5000千卡,而且这个数字还受到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工作类型、生活方式及气候等因素影响。
对于训练后的碳水化合物,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研究表明,只有小部分过量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才能直接转变成糖原,其余部分主要通过间接途径参与代谢过程。而且,适当数量的胰岛素可以加速糖原形成与积累,但胰岛素分泌也有限制,当一公斤体重中只有攝取7至14克碳水化合物时才有效果。
结合能量需求,可以根据表格来规划一个日常饮食计划(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