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引进的淡水石斑鱼和罗非鱼,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首先,从科属上看,淡水石斑鱼属于慈鲷科、副丽鱼属,而罗非鱼则是慈鲷科、罗非鱼属。

其次,形态特征也存在差异。一种是淡水石斑鱼,它体型呈纺锤状,口部位于头顶,上侧有八条黑色横纹,每个横纹中央都有一块较深的色素块。胸鳍浅色,有腹鳍、背鳍和臀鳍,每一根鳍都带有黑色的条纹。而尾鳍中的黑白条纹与身体垂直,并且成熟后的体表还会显现出其他颜色的细节。

相对而言,罗非鱼呈长椭圆形,上部膨胀,下部扁平。它拥有发达的背鳞片,还有十多个小棘刺在其中,以及伸展到末端的腹鳍。臀鳍与背鳞相对排列,而尾巴尖端略微圆润,有很多横向网格状斑点分布于侧面及尾巴上,其皮肤呈灰褐色,再加上边缘暗色的棱角。

再来看看它们的产地分布。一种是淡水石斑魚,它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地区,如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等地,那里的河流、江河以及湖泊都是它们栖息的地方。在中国,这种生物是在1988年被引入省级试验,在1996年又从省级扩展到了广东和江西,在1999年更是在济南进行了大规模培养。

另一方面,罗非魚则来自非洲热带地区,由于其快速生长、高食性好、大量繁殖、高肉质和高产量等优点,被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我国第一次在1956年和1957年分别从泰国和越南引进这类生物,现在已经遍布或被培育在中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区域内。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它们生活习性的不同之处。一种是淡水石斑魚,是一种适应暖水环境的物种,最适宜温度区间为25至30度 Celsius,但如果温度低于20度 Celsius时,它们就会减少食欲;若温度降至15度 Celsius以下,则会失去平衡甚至死亡。这类生物偏好杂食性,对浮游动物、小昆虫、小型甲壳类以及其他小型动物非常感兴趣。

相反,一些研究表明另外一种,即罗非魚,也是一种适应暖水环境的物种,最理想的是28至32度 Celsius之间,但可以承受10至40度 Celsius范围内的情况。如果温度低于8度 Celsius,则这些生物将不幸死去。此外,他们具有很强抗氧化能力,可以抵御0.07-0.23毫克/升水平下的窒息状态。而且,这些活泼的小家伙主要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同时也摄取浮游动物、昆虫以及甲壳类等其他来源的事实尸体作为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