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和春天钓鲫鱼时,水体中的鱼口较轻,因此如何调动浮漂、观察其动作以准确掌握提竿时机,是取得良好收获的关键。钓技中,看漂识鱼是一项终身学习的课题,每个垂钓者都不可回避。通过反复实践,钓者可以逐步掌握浮漂的变化,从而获得更精确的鱼情信息。

首先要考虑的是水域的可见度高低,以及水深与清澈程度。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到能见度。清澈且深度超出1米以上的情况下,底部情况难以看清。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通过调整好的浮漂来获取水中是否有鱼活动的情报。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浮漂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周围是否有鱼在饵附近移动,这包括了各种情况,如大、小魚、对象魚或其他魚種、是擦過水面還是咬鉤等。

当鲫魚發現饵料時,它們會不急於吞噬,而是用身体輕觸或者尾鳖輕拿食物。如果這時候只是一個輕微沉浮,不必提竿。但如果鲫魚發現線索可疑,就會放棄。而當它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時,就會試探性地吞吐或半吞半吐,這樣就會看到上下動作較大的變化。

另外,如果使用悬坠长脑线施钓,在短促地下沉后再缓慢地复位,此時也不必提竿。但當鲫魚几次试探性的吞吐後,因為覺得這種食物無危險,所以將饵吸入嘴里並抬頭潺潺離去,這时候就是提竿十九成成功得到的機會。此外,如果被障碍物阻挡或者被中上層的小魚拦截了,也需要及時提竿重新投擲。

總之,不管哪种情况,都要隨時準備提竿。当鮎鮭突然從静止狀態猛然升起或沉入一至兩秒仍然不恢復原位,這通常意味著已經吃到了食物,即應該立即提出竿。当鮎鮭缓慢上升,但随后又迅速下沉,比平常上升多两倍長度,那麼也應該立即提出竿,因为這通常是標準的一條新獲捕到的訊息,不容錯過。此外,当鮎鮭正常直立後開始緩慢升起,上升期間也有短暫的下沉動作,這可能表明兩條新獲捕到,並且在短暢力下的快速下降可以一次抓住兩條新獲捕到的生物。

最后,在調整完適大小和位置後,用來捉取小型生物如龍虱等的小型雜草,以便通過繼續調整使其停留在特定的位置,而不是像之前那樣一直移動。最重要的是確保你的調節方式能夠保持穩定,並與你對待釣餌和釣線所用的技術相匹配,以便您能夠識別出真正想吃釣餌的大型生物,而不是那些只是遊蕩於周圍環境的小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