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和春天,这种季节钓鲫鱼如何调漂、如何观漂识鱼讯而恰当掌握提竿时机,是取得好的收获的关键。有的人说看漂识鱼是钓者一辈子学不完、研究不完的钓技,其实也是如此。

掌握浮漂的动态,获得鱼情是每个垂钓者不可回避的课题。先人的经验之谈,报刊资料的介绍,只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钓者不通过反复实践是不行的。下面以钓鲫鱼为例,谈些浮漂的一些动作。

垂钓水域的水体深浅浑清是决定水体能见度的两大因素。水体可见度高,浑浊的是能见度低。但水质清澈,深度超N1米的时候,对于岸边来说情况也难以清楚地看到。这时候,只能通过浮漂的动作来获得。在没有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调整好的浮漂可真实地反映出水体中是否有鱼在饵旁边活动。

当鲫鱼凭着自己较灵敏嗅觉、味觉器官探知饵料可时,不会过去一口吞掉了事,而是谨慎地用身体擦线或用尾鳝轻执饵料。浮子的动作表现为轻微沉浮,一般不必提竿。当鲫鱼发现子线、脑线可疑时,就会弃饵而去;如果没有发现疑点,就要对饵试探咬取时吞进吐出或半吞半吐,然后上下飘动较大。

如用悬坠长脑线施放,在短促地下沉后,再较缓慢的地复位,此时也不必提竿。当鲫鱼几经试探性的吞吐,觉得吃这次饵没什么危险时,即将吸到嘴里,而后抬头潺潺离去。此刻,要把主线托起,以至躺倒;或者悬坠长脑线,当首翘尾吸到嘴里后,要把主线托起再潜入此刻十拿九稳得到宝物。

抛竿后的操作,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被障碍物阻挡,可重投;如果被中层以上层的小动物拦劫吞咬,可及时提竿得宝。如果连续出现这种现象,并且天气又闷热,那么说明中上层水体中的小动物多起来了,这时候应变沉底策略为悬挂策略,并打立体窝。而抛竿后,如果露出两个小格左右晃动,则说明在下层游弋的小动物正在周围活动,不需急于行动。如果晃动由中上层小动物引起,也不要慌忙采取行动。

还有其他一些情况,比如根本没任何生物接近那块食物,那时候随着食物逐渐溶化而升至四个小格;即使这样也不会马上提竿,因为直立并缓缓升起但又停顿下来,或是在直立并开始向下潜入,但又恢复原状,都表示附近有生物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就要立刻采取行动。不过,如果忽然停止移动,有可能就是因为被某种力量牵引走了,你应该及时捕捉这一瞬间,将手快捷地举起来!

总结来说,无论哪种情况都要保持警惕,因为这些都是暗示你可以抓住机会的一个信号。而且,如果你认为这个信号足够明显,而且你的感觉告诉你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机会,那么不要犹豫——迅速捕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