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每次别超过45分钟,防止氯中毒和身体不适

游泳时直接与氯接触,这些物质会从水中蒸发并直接被皮肤吸收。但随着时间增长,就可能导致罹患各种疾病。盛女士在会所游泳池泡了两三个小时后,突然感觉头昏脑涨、四肢冰凉,于是紧急向工作人员求救,入医院后,被确诊为长时间游泳引起的心动过速和肌肉劳损。

据了解,最近像她这样因为游泳过度而引发疾病的情况还不少。专家告诫,保健性游泳每次最佳时间在20到45分钟,切莫贪凉延长时间影响自身健康。

有关专家指出,当人在水中容易散热,但在水中时间过长,身体产生的热量低于水中散热体温调节功能就会遭到破坏。这时会出现皮肤中动脉收缩,小静脉扩张,使血液停滞在皮下静脉内,可造成皮肤青紫、嘴唇发黑,以及身上起“鸡皮疙瘩”,甚至发生痉挛现象。

有研究表明,在城市的自来水供系统大都采用氯消毒,而人们在潜心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再上岸,对这些氯元素暴露得更久,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短暂地(即20分钟以内)接触这类环境,其对人体无大害。但随着接触持续增加,这种对人体的潜在危险也就相应提升了。

因此,要预防这种状况发生,最好的方法是控制你的泡沫或跳水活动的持续周期,不要让自己处于开放天花板或室外冷却系统之中的太多时候。如果你感到任何异常症状,如寒战、心悸、高烧等,都应该立即停止活动,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避免严重问题发展出来。此外,还有必要采取一些基本卫生措施,比如定期洗澡,用干净衣服覆盖湿身,以及避免与可能含有细菌或其他污染物的大群体混合,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