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能举鼎秦武王真的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吗

感谢邀请。

有一年,衡水老白干酒厂搞活动,喝酒送银元宝,我买了一箱衡水老白干儿,刮开恰巧中奖银元宝一个,内心非常欢喜,利用去衡水出差的机会,到厂家去领奖。

拐弯抹角进到一个办公室,办公室的人拉开抽屉,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东西,跟我说,这是你的大奖银元宝。

确实是一个银元宝,没错儿,据说是纯银,但是它的尺寸,只有小拇指甲盖那么大。当然还是高兴的,只是大打折扣,我想象的是一个50两的银元宝,结果拿到的只是一个5克重,不够油费。

大凡古代谥号武王的,都有两下“武把抄”(单田芳先生用语),一般是对帝国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武治上有过重大贡献的君主。

作为大力士的嬴荡,到底有多大能耐,现在怕是真的说不好,他举动的鼎,到底有多重,也根本无从考证。

现在出土最大的鼎,当属商代的“司马戊”鼎,重830余公斤,想象一下,这个是任何人都不可能举起来的。到春秋战国时期,技术进步许多,但是会不会直接体现在铸鼎的重量上,这个真的没有研究,不过,人类进步不只是求大,更多的是求精,所以,个人感觉,秦武王举的鼎,应该不会超过200公斤,否则无论如何都不科学。

尽管比起5克的银元宝大了许多,也绝对不会是50两的大元宝吧。

秦武王意外早逝,掩盖不了他的历史成就,在位近四年,大约相当于现在政府的一届任期,而留给中国长期的影响,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年轻有为的领袖,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说不定还会有更多历史贡献。

估计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恨的就是秦武王,以及他设立的丞相制度吧。


电视剧是把秦武王力能举鼎的事迹渲染的让人们误以为秦武王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相比于秦国前后几任国君,他的确不是很耀眼,估计能比较拿出手的就是力大了,但是不代表他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他在位也是励精图治,很好的延续了秦国一贯的政策,保证国策延续,才有了后来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另外举鼎的目的也带有其他含义,当时周朝的影响还是有的,各路诸侯虽然暗地里都不服周朝的统治,当时明面上,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而秦武王为了后期完成祖先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必须迈出这一步!只是后世在宣传时,过分渲染了这个事,而把他的治国理政,军事才能忽略了!

在古代历史上,不少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死法却很奇葩。晋孝武帝司马曜酗酒成性,酒后对宠姬张贵人戏言要废了她。哪知张贵人妒火中烧,晚上与心腹宫女用被子将烂醉如泥的孝武帝活活捂死;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抢了太子宁令哥的女人没藏氏,给儿子戴了顶绿帽子。宁令哥羞愤交加,就把老爹干掉了。而今天我们讲的这位帝王,他的死法也很搞笑。他自信心爆棚,却在玩举重时被鼎砸死,他就是秦武王嬴荡。

秦武王嬴荡的父亲是秦惠文王嬴驷,就是那个车裂商鞅的秦王。更元十四年的时候,四十六岁的秦惠文王去世,嬴荡继位。

嬴荡身材魁梧,可以说是一个彪形大汉。他自小就力大无比,常与人比试角力。他继位后,对一些力量型的英勇武将就很器重。比如乌获和任鄙都是当时秦国的大力士,常和武王玩力气游戏,都位居高位。当时齐国有位大力士叫孟贲,听说秦武王宠信勇士,也投奔了武王,果然也做了大官。

秦武王赢荡年轻力壮,非常崇尚武力。就在他即位的前310年,蜀相陈庄叛乱。前316年,蜀地被秦占有,陈庄被委任为蜀相。六年之后,陈庄杀掉蜀侯,起兵反秦。秦武王马上派甘茂领兵追剿,很快平定了蜀乱。甘茂也被秦武王提拔为左丞相。

秦武王志向远大,一心开辟疆域,问鼎中原。他在甘茂的建议下,制定了联魏伐韩的策略。他首先派甘茂出使魏国,忽悠魏国站队秦国。这样韩魏联盟被击破,赵国也不能越魏援韩,韩国就孤掌难鸣了。

于是甘茂率兵攻打韩国,后武王加大对韩用武,继续增兵五万并派乌获驰援甘茂。前307年,秦军克宜阳、夺武遂,韩襄王只得派使到秦议和。

秦武王崇尚武力,在文治方面也有所建树。他在秦国率先设置丞相一职,任命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他修订了田律,大兴水利建设,疏河筑堤建桥,在一定程度改善了民生。综上可以看出,秦武王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都还不错,他还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只不过他的死因有些搞笑,所以他的政绩不为人们重视,而津津乐道他的死法。他是这样死的:

秦军攻下宜阳后,秦武王一时兴起视察宜阳,随后来到洛阳。在洛阳秦武王一行见到了九鼎,当时大力士任鄙和孟贲都随侍。两位大力士都表示无力举鼎,并劝武王也不要去尝试。哪知武王根本不听,一定要去试试。在拼力举起九鼎后,腰带挣断,体力不支导致鼎落砸在腿上。当天晚上,武王重伤不治,年仅23岁。

由于秦武王离奇的死法,他也被描绘成鲁莽好胜的蠢笨之辈。其实秦武王在位短短几年,他知人善任、文武兼修,也有所成就。他举鼎而亡只能说是一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