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以来,许多健身爱好者都坚信,只需通过徒手练习,如俯卧撑、引体向上和深蹲等运动,就能获得理想的身体。他们认为,这些运动既可以锻炼肌肉,又能提高灵活性,而且相对经济实惠。然而,在当今社会,健身房已经普及,每个角落都有健身场所,这让很多人产生了去体验一下自己在器械上的表现的冲动。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通过徒手训练得到的肌肉虽然不大,但却更加协调,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身体灵活性。而与之相对的是,依赖器械进行的力量训练则能够帮助增加肌肉量,但可能会使身体变得“笨重”。如果一个一直坚持徒手健身的人突然转而开始使用器械,那么经过一年的改变,他或她会经历哪些显著变化?
首先,最大的变化将是心态上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他或她会从原来的看法中解脱出来,即从批判他人的观点转变为更加开放和包容。这意味着,如果曾经嘲笑别人在健身房中的巨大肌肉块头,现在他或她可能会开始欣赏这些成果。
其次,从围度(即肌肉量)上来说,一位长期以徒手方式锻炼的人很容易遇到增强瓶颈。这是因为这类训练模式主要依靠自身体重来进行,并且进步往往被定义为完成某种动作或者数量增加。但这种方法存在局限性,即难以实现有效的增重。如果一个人选择加入器械训练,他们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克服增强障碍。
再者,对于想要达到理想体型和运动状态的人来说,无论是徒手还是器械,都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例如,徒手可以提供协调性和关节强化,而器械则能促进力量增长。结合这两者的优点,可以说最终结果将是一副比过去更完美、更强大的躯体。此外,在一些要求高水平抗衡能力的体育项目中,这种综合性的锻炼效果尤为明显。
此外,对于腿部力量而言,尽管单腿深蹲是一个重要指标,但负重深蹲仍然是测试双腿力量的一个标准。不使用负载的情况下,即便做得多,也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这也说明了只有真正使用负重才能确保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双腿力量提升。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对于形象改善欲望。一旦尝试了器械训练,大多数人都会发现自己不仅追求更多地成为更强壮,更希望自己的形象变得更加出众,就像模特一样。此时,“塑造外观”就会与“提升体能”并列作为目标之一。因此,无论是否选择一项具体形式作为主导,它们之间总是在互相影响着我们的决策,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