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对健身有着极高的热情,即使在做梦的时候也会想起它。然而,近期,我发现即便是这些热衷于健身的人,也开始了所谓的“佛系”健身。这让我感到意外。为了探究原因,我和几位朋友交流了他们的经历。

我的朋友A目前是一名大学生。他在上大学之前,就像大多数学生一样,专注于学习,以便能够考入理想的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受到网络上的健身达人的影响,而喜欢上了街头健身。街头健身与传统的器械训练不同,它不仅能增强身体灵活性,还能学习一些装模作样的小技巧,这些特点符合90后的个性追求,因此A开始了他的健身之旅。

由于街头健身倾向于体操训练,其方式与器械训练有所不同,对新手来说受伤风险相对较高。尽管如此,为了掌握一个别人做不到的“神技”,A并未放弃,即使在睡梦中也会梦见自己能够执行俄罗斯式挺举。但到了期末考试时,他发现自己的成绩并不理想,因为他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到锻炼上去了。他反问自己,即便学会了一些表面上的技能,但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好专业知识,没有人因为你能做一两个动作就给你机会。此后,A转而采取“佛系”态度,只有时间才去锻炼,不再追求任何特别技能。

另一个朋友B,在参加系统化运动2年之后,便拥有了显著的肌肉块。而B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于喜欢的事情非常投入,对于不喜欢的事情则表现出厌恶。当B毕业后进入职场,每天都忙碌得很,只有周末才抽空去进行运动。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压力增加,他逐渐意识到过去那种激烈的心态已经无法维持,当下只希望保持健康,不再追求低脂肪率或是肌肉量。

其实,“佛系”并非表示完全放弃,而是一种平衡、从容的心态。在这个领域里,“佛系”恰好适合绝大部分人,它不会消耗大量时间,也不会消耗太多精力,更不会导致过度损伤,却能带来轻松的心情、规律生活以及健康身体。不必急功近利,只需偶尔去跑跑步机或打打卡,就足够了。这可能就是“佛系”健身模式吧。你现在是否也正在尝试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