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的道路上,有些人似乎总是梦想着更多的力量和完美的线条。然而,近期,我发现即使这些追求者,也开始走上了“佛系”健身之路。这让我感到意外,因为他们曾经对每一天都要锻炼有着强烈的执着。

我与几个朋友交流时,他们分享了自己的转变历程。我的一个朋友A,目前是一名大学本科生。在他大学之前,他就像大多数学生一样,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在大学期间,由于受到网络健身达人的影响,A开始尝试街头健身这种方式。他喜欢这门运动,因为它不仅能让身体变得灵活,还能学会一些酷炫的动作,这符合了年轻人的张扬个性。不过,这种训练方式对于新手来说风险较高,不断受伤也是常态。尽管如此,为了掌握一种别人做不到的技巧,即使在梦中也会模拟自己能够做出某些动作,但到了期末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他花费了太多时间精力在健身上。

A反思后意识到,即便能够学会一些看似神奇的手法,但作为一名大学生,最重要的是学好专业知识,而不是因为某项运动技巧而被重视。他决定以后只有时间才去打卡锻炼,对于是否能学会新的技能也不再过分追求。

另一个朋友B,在健身房系统训练2年后,其体型已经相当结实。B具有独特的一面,那就是对于喜欢的事情会极度投入,对于不喜欢的事情则表现出厌恶。他一直以来都不理解那些整天沉迷游戏的人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因此自然也不会与他们交往。但自从毕业工作至上海,每周日才有空余时刻想到去健身房之后,他发现自己无法恢复过去那种激情和热情,只剩下周末偶尔去打发一下闲暇时光的情绪状态。而现在他的态度是,只要保持健康,就足够了,不再追求体脂率或肌肉围度。

所谓“佛系”,并非完全放弃努力,它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心态。在很多方面,“佛系”可能并不被大家认可,因为压力通常促进我们不断前进。但是在健康生活方面,“佛系”恰恰满足了大多数人的需求——既不占用大量时间,又不会消耗太多精力,同时还减少运动损伤带来的风险,并且给予人们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一切尽在其位,与世无争,这便是“佛系”健身生活的一种模式。你现在是否也正在探索这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