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往中,掰手腕游戏偶尔能增添几分活力与趣味。然而,当专业的掰手腕运动员和普通健身者相互对比时,握力的差距显得尤为突出。这不禁引发了一种好奇心——如果将这两类人群进行握力比较,将会怎样?这个问题既有趣又充满挑战性。

首先,我们来看看2019年世界掰手腕大赛的四强选手,他们的握力如何呢?第一位是康加巴耶夫(Kydyrgali Ongarbaev),一个30岁的大男孩,他身高203厘米、体重112公斤,大臂围40厘米,小臂围37厘米。他的握力测量结果是81公斤,但据说他并未全力以赴,因此实际上他的握力可能更为惊人。

第二位是埃弗根尼·普鲁德尼克(Evgeny Prudnik),一个34岁的男人,他身高184厘米、体重105公斤,大臂围44厘米,小臂围38厘米。埃弗根尼的握力测量结果达到了118公斤,这表明了他出色的力量。

第三位是维塔利·拉莱丁(Vitaly Laletin),一个24岁的小伙子,他身高186厘米、体重100公斤,大臂围44厘米,小臂围37厘米。他凭借超凡的速度从八强中脱颖而出,并且他的握力也非常可观,达到了122公斤。

最后一位是勒万·萨金纳什维利(Levan Saginashvili),一个32岁的大个子,他身高191 历米、体重170公斤,大臂围60厘米,小臂围50厘米,是所有选手中最大的块头之一。勒万的握力测试结果达到127 公斤,这使得他成为四强选手中的力量之冠。

我们还可以看到胜,一名韩国80公斤级以下排名第一的人士,其抱擀成为了顶尖选手们面前的巨石。但即便如此,他自己的握力的测试成绩仅为80 公斤,与前述四强选手相比仍显弱小。

通过对比这五个人物,我们可以发现尽管这些掰手腕运动员拥有惊人的力量,但他们的手指并不具备同样的威猛。在这五个人中,最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维塔利,其身体对于抓举产生了1.2倍效应,对于普通健身者来说,只有专注于硬拉和农夫行走等练习才能提升自己的抓举能力,而深蹲、卧推和弯举这样的锻炼则影响较小。此外,由于每个人的训练方法不同,加上遗传因素,也使得健身者的抓举差异极大。而对于那些专注于提高自身抓举能力的人来说,在与这些专业人物之间进行比赛时,他们或许并非完全吃亏。但当面对像康加巴耶夫这样庞然大物时,即便没有被打败,也会感到极度困难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