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引进的淡水石斑鱼和罗非鱼都是经济鱼种,学名分别为花身副丽鱼和罗非鱼。淡水石斑鱼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地区,而罗非鱼则来自非洲热带地区,因其体型与鲫鱼相似,所以又被称为非洲鲫鱼。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两种珍贵的淡水资源的区别。
首先,从生物分类上看,它们各自属于不同的科属:
淡水石斑魚:它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魚纲、鲈形目、慈鷗科(Carangidae)、副麗魚屬(Megalops)的成員。
羅非魚:它同样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魚纲、鲈形目,但归入的是慈鷗科(Carangidae)中的一个特定的属,即羅非魚屬(Lates)。
接着,我们来看看它们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异:
淡水石斑魚:这种鱼呈现出纺锤状体型,口部位于上方,躯干两侧有8条黑色的横向条纹,每个条纹中央有一块较深色的色素块。胸鳍颜色浅灰,腹鳍、大背鳍及臀鳍都有黑色的横向条纹,并且尾鳍的这些黑色条纹与身体垂直排列。在其身体表面,还散布着一些白色或银白色的点缀。
羅非魚:这个品种呈长椭圆形,有一定高度并且侧扁,背部隆起而腹部圆润。它拥有大型的鳞片,以及发达的大背鳍,并且具有超过10根强烈的棘刺。大腹鳍末端伸展至尾巴,而臀鳍正好对应于背鳍位置。当看到它们时,可以发现许多水平方向排列的网状斑点,这些斑点覆盖了整个身体表面以及尾巴顶端部分。整体来说,它们呈现一种灰褐色的外观,其中每一枚边缘都带有暗色调。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地理分布情况:
淡水石斑魚:这种物种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区域,如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及哥斯达黎加等地。在溪流、小河流、小湖泊等多样的生境中均可找到它们。而1996年,我国广东及江西从省级试养基地引进此类淡水养殖场所。这项工作是在1999年由济南市的一家研究机构进行扩展。
羅 非 鱼:尽管这也是一个温暖气候适宜之物,其原始居住地则位于不同国家——包括但不限于泰国和越南。此外,由于其快速繁殖能力、高食量需求以及抵抗疾病强力建立起来,而且肉质佳,这使得世界范围内普遍有人将此作为一种常见家庭宠物。此外,在1956年和1957年,我国也成功引入了这类物种,以后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已成为长江以南各地广泛分布或被人工饲养的地方性动植物之一。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是生活习性的不同之处:
淡水石 斑 鱼 : 这是一种偏爱温暖环境下的生物,它能够在含盐度低至10‰以下海洋环境中存活,最适宜温度介乎25-30摄氏度之间。如果温度降低到20摄氏度以下,则会影响食欲;如果进一步降至15摄氏度,则可能导致死亡。这些小家伙主要以浮游生物、小昆虫及其他小型甲壳类作为他们饮食来源。
羅 非 鱖 : 同样是一款对高温环境特别敏感的小伙伴,对最优生存温度设定在28-32摄氏度之间。而对于极端条件如低于8摄氏度的情况,则是致命伤害。但要知道,这些家伙可以承受极低氧水平状态下存活,只需0.07毫克/升Oxygen即可!同时,他们既能吃植物性食品,也能享用浮游生物和其他微小生物,为了一餐尽力而为!
总结来说,无论是淡水石 斑 鱼还是罗 非 鱖,都因其独特之处而受到人们喜爱。我希望通过以上信息,您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两位经济重要性的新兴成员加入我们的社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