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任何运动之前,进行充分的暖身活动是众所周知的基本准则(尽管仍有许多人选择忽略这一点)。然而,如果你完成了暖身活动后却长时间休息或没有继续保持适当的体温,那么这些努力可能都白费了。毕竟,暖身的目的是提高核心温度、心跳率、血流量以及氧气摄取等指标,以便为即将到来的“高强度”运动做准备。而如果你休息得过久或者环境温度过低,这些能力就会迅速下降,从而影响你的运动表现。

据一项发表在《肌力与体能期刊》(Th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上的研究显示,当运动员在暖身之后静止休息30分钟时,其性能将比仅休息5分钟的选手低4%(约20秒差距)。此外,这项研究还发现环境温度越低,对选手来说影响越大。

虽然4%可能看似不算什么,但实际上这意味着对那些参加短距离比赛,如2.4公里跑步和2.0公里划船等竞赛的人来说,这样的差距可以导致名次下滑10名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每秒钟都至关重要。

因此,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的情况下,比如因为雨水而延迟比赛,你应该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不要让它冷却下来,从而影响你的运动表现。此外,更不要忘记跳过暖身会增加受伤风险!

想象一下20秒钟是否足够显著。观看一个视频就能理解这段时间有多珍贵。

那么,该怎样做呢?对于普通人来说,你应该:

确定你的活动时间后再开始暖身,并确保完成后的休息时间不超过5-10分钟。

如果中途离开或停止并且停留太久,在返回时重新进行一次暖身。

在寒冷环境中参与体育锻炼时,要保持身体干燥,即使已经热了,也要擦干汗水,或换上干净衣服以防止散热。

在寒冷环境中锻炼时,要随时维持体温,避免因出汗后被风吹致凉,而应该穿着保暖衣物,并尽量避免长时间静坐以防身体冷却。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你应该:

到达比赛地点前先观察环境寻找无遮挡区域用于动态练习,同时养成室内动态练习习惯。

关注天气状况和大会消息,确保训练与比赛之间没有大的差异性。

尽量让你的预备工作与比赛同步,无论是全裸还是全套装备,都要准备好根据条件变化调整。

当比赛暂停时,可以通过慢跑或快速走动来维持体温状态,并询问组织者是否提供额外的恢复时间。

时间紧迫时使用快走或慢跑作为预备工作,而不是静态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