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任何运动之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是众所周知的基本准则(尽管仍有许多人选择忽视这一点),但如果你完成热身后停留太久没有活动,或未能适当地维持体温,这些热身练习就将变得无效。毕竟,热身的目的是提高核心温度、心跳率、血液循环以及氧气摄取等参数,为即将到来的“高强度”运动做准备。而如果休息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过低,这些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影响运动表现。一项发表在《肌力与体能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上的研究发现,如果运动员在热身之后静止休息30分钟,其运动表现会比仅休息5分钟的选手低4%(约20秒差距)。同时,不意外地,研究还显示环境温度越低,对选手性能影响越大。
也许你会认为4% “不算多啊!”“没那么严重吧?”“4%,我可以。” 而决定放弃热身… 等等!因为这项研究所选择的比赛项目包括2.4公里跑步和2.0公里划船,这两种项目都属于短暂竞赛,大约8至10分钟即可结束。在这种短时间内结束的比赛中,20秒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大的差距,对于同级别专业选手来说,在同一场比赛中,这样的差距可能导致名次下滑达10名左右。因此,对那些易受天气影响较大的比赛,选手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热身状态,一旦因故(如雨天)等待时间过长,就要尽量避免身体冷却导致运动表现下降。(更别说跳过暖身还增加了受伤风险!)
我们观看视频就能理解20秒差异有多么巨大。那该如何操作呢?对于普通人来说,你应该:
确定你的训练时间后再开始暖动作,并确保暖好的休息时间在5至10分钟以内,不要太悠闲。
在离开或停止训练期间若超过一定时限,要重新进行一次暖动作。(根据身体感觉来判断,如果体温或者心跳与起始时相比变化不大,可以再次进行一次暖动作)
在寒冷环境中锻炼时保持身体干燥,让汗水迅速蒸发,或换上干净衣服,以防止散热。
在寒冷环境中锻炼时随时维持体温,不要让全身上下的汗水被风吹走;在休息的时候穿上保暖衣物,并避免拖延太久。如果需要长时间等待,可以做一些轻微动态操来保持体温。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你应该:
到达比赛地点前先观察并寻找无天气限制的地方进行预备性训练,同时养成室内预备性的习惯。
注意天气情况和大会通知,与平日训练中的活动设定相似,但不能忽略比赛具体要求调整。
尽量让预备性活动与真正开始前的交接流畅,无论是在场馆还是其他地方,都应准备好必要设备,如保暖服饰和头套。
当遇到突然停止的情况,用快速移动或者慢跑作为紧急预备措施,而不是静态伸展。
参考资料:Men's Fit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