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如何利用用户的身体来防止可穿戴设备和植入物遭黑客攻击时,原型手表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这些高科技工具不仅可以监测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还能通过蓝牙连接传输数据至手机或电脑。不过,这种便利性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黑客能够接管这些设备,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干预患者的生命支持系统。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一群普渡大学的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他们正在开发一种新技术,将原型手表变成自己的网络,以此来保护个人技术的私密性。这项研究由助理教授Shreyas Sen领导,他认为当前使用的人体域网络存在问题,因为它们可以被远距离拦截,从而导致安全漏洞。
Sen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一种名为电准静态场通信(EQS-HBC)的技术,它利用低频无载波无线电信号沿着皮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界面传输。这一方法不仅使得信号更加难以被入侵,而且能量消耗极少,几乎是普通蓝牙连接的一百倍之低。
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原型阶段,但未来它有潜力将尺寸缩小到集成电路大小,使其能够安装在各种医疗设备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安全性,还可能实现医生无需外科手术即可重新编程医疗设备,以及用于替代药物的闭环生物电子医疗设备以及高速脑成像应用。
Sen强调,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联网,比如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和头戴式虚拟现实头显,“挑战不仅是将这种通信保持在体内,以至于没有人可以拦截它,但也获得更高带宽和更少电池消耗。”
该研究已经发表在《科学报告》上,为确保可穿戴医疗科技产品不会成为黑客攻击目标提供了新的希望。此外,它还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让我们期待这项创新技术最终能够帮助人们享受更加安心、高效且个性化的心理健康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