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在巴西队的挑战中取得胜利,展现出她那独特的幽默感。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她不仅用中文回答了媒体的问题,还自信地将答案翻译成英文,以此来帮助现场的小翻译克服难关。她的举动让大家都感到温馨和开心。
面对英语媒体的提问,郎平通常不会使用翻译,但为了方便中国媒体,她选择了全程以中文回答。此外,她还亲自将自己的话转换成英文,这种贴心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3比2击败巴西,中国女排成功晋级里约奥运会四强。尽管郎平在比赛结束时显得兴奋,但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她迅速回到了冷静状态,并谈论了比赛情况:“今天我们找到了节奏,这几场比赛中,我们技术上有所不足,最大的问题是恐惧,以及遇到困难时我们的集中力。”
对阵巴西,这场生死战已经没有退路。郎平坦言,球员们已经把这场比赛视为最后一次机会。“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每个人的胜负悬念都非常重。巴西拥有丰富经验和高超技巧,而我们则必须一个接一个打出自己的水平。”
虽然与巴西队的较量并非一帆风顺,不仅首局输掉15比25分,而且整个近两个半小时的激烈较量都是毫无保留。但最终能够逆袭取胜,让整场精彩纷呈、充满挑战性的比赛变得格外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形容为“表演”。 “第一局是一个意外,其余两局其他队伍都展示了一番精彩表现,那么艰苦卓绝的情况下,没有人放弃实属值得赞赏。”
作为夺冠热门选手,中国女排确实名副其实。但是,小组赛中的糟糕表现一度让人们怀疑原有的竞争力是否依然存在?对于这个问题,郎平这样回答:“今天我们位置处于低位,一球一球地打,只要自己满意就行。”
小组赛中的每一场,都背后隐藏着故事。当与荷兰队对抗时,由于魏秋月受伤被迫休息;而与意大利队交锋时,则是杨方旭受伤。这一切,都在考验着郎平以及团队成员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她们现在身体状况好转,所以今天派上了用武之地,就是大家把这次比赛当作最后一次机会来打.”
老兵有伤、年轻新秀阵营波动,小组赛的心理调整工作同样是个巨大的挑战。而且,对于输赢,也一样如此,对于郎平来说,这也是个课题。“我们一直在做运动员的事业,有担忧的是他们能否摆正位置,因为太年轻了。而前面的比赛就是运动员还有杂念,他们技术上还不够成熟。”
对于即将到来的八强生死战这一关键环节,郎平表示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没有给予自己足够展示,就会有一点遗憾。” 无论输或赢,“女排精神”始终坚守:“我们的训练非常刻苦,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到过程。如果成绩不好说明技术还是需要提高,而年轻新星众多。我希望不是因为赢了一次就抬高‘女排精神’,输也说明团队努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