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博会,一个四天的体育盛宴,在这里,体育用品行业的各路大腕汇聚一堂。他们提出了“西进”、“下沉”的战略,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已经迈出了一步,有些正在犹豫,而有些则还未开始。安踏品牌总负责人徐阳告诉记者:“成都、四川和西南地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从历史上看,我们在这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信未来随着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里将成为我们增长的一个重要点。”
事实上,面对国际巨头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带来的挑战,包括安踏、匹克、361°等国内品牌都极为重视中西部和二三线城市市场。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这些区域已经成为民族品牌的地盘,他们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这也是他们能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
捷安特作为自行车生产的大厂,也瞄准了西部市场,并早在2003年就设立了成都分公司,现在已达到每年生产数十万辆车辆规模。在体博会上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初成立捷安特成都公司就是为了目标 西部市场,因为四川加上重庆的人口有1.3亿,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另一家名为A-BIKE的小型企业主要生产折叠自行车,其销售顾问汪菁华表示,他们原本主要在东部销售,但这次参加体博会,就是为了铺设销售网络并开拓中西部市场。“很多人与我们洽谈效果不错。”他说。
然而,还有一些企业对于是否进入中西部市场持观望态度,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售价高昂,如经济危机后,一些外销型企业转向内销,但是由于价格较高,他们目前仍然集中精力于东部市场。
对于中西部市场,一些室外健身路径企业既爱又恨。“安全性越来越重要,舒适性也越来越强,加之科技含量提升,对价格自然要求更高。”万德游乐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万德解释道,但是在许多地方,对于健身器材招标通常是以低价竞争,因此这些企业缺乏竞争力。
总结而言,将体育用品业推向中西部及二三线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逐步布局和长期营销。而随着这些区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与一线城市接轨,为体育用品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只要企业意识到这一点,现在介入这个领域依旧是个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