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喜欢运动健身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强壮。抱着这样的心态,一运动就是好几年。在这些运动的日子里,有些人依旧生龙活虎,但有些人却因为伤病问题早早离开了体育运动。在这些运动损伤中,影响面最大的恐怕就是膝关节了。大多数人清楚,膝关节承受着身体的整个重量,我们的行走、奔跑、举重等等活动都离不开膝关节。可以这样说,如果膝关节出现问题,你将哪也去不了。

华山今天在打篮球时遇到一名高中校队的体育生,他球打得没说的说,确实很棒。在休息间隙,他询问了身旁的一位骨科医生(经常打球,笔者也认识),我恰好也听到了。“小李叔,我两边膝盖最近老疼,一按下去就疼,到底是怎么回事?”由于那位骨科医生刚好要上场打球,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一按下去就疼可能是积液了,没有拍片之前还不敢下结论。” 华山听到那十六七岁小伙子的描述后心里瞬间一惊。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要是膝盖真的出什么问题,不仅是他的体育生生活,就连他的运动生活都很可能受到牵连。想到平时体育生的训练强度很大,如果没做好饮食补充和身体恢复,膝关节自然容易出问题。这倒点醒了华山,也提醒那些只顾运动,不懂休息的人。

顺着这位小伙子的问题往下说,膝盖积液一般是滑膜受到刺激(可能是软组织、肌肉、半月板等损伤)产生炎症渗出的现象,对于刚刚参加跑步健身的人来说,这往往是在头一个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当初开始跑步,每天坚持跑几公里,并不知道自己腿脚酸痛只是正常反应,而没有及时调整训练计划,最终导致过度使用造成长期性的疾病。这类情况已经不是新鲜事物。

其实,不仅仅是不适合所有人的高强度锻炼,对于喜欢健身爱好者来说,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和休息恢复原则。在体力活动中,无论是一次短暂的大幅提升还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小幅增减,都会对我们的身体构成压力,当我们感觉到疲劳或疼痛时,就是身体向我们发出信号:我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你需要给予我休息以便修复。如果你继续忽略这些信号,最终将会付出代价。

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发生,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减少或者避免因过度锻炼引起临床意义上的损伤有效办法: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健身爱好者来说,他们本身并没有能力去矫正不良姿势,因此最简单直接的手段是在感到任何形式的疼痛后立即停止当前正在进行的事务,即使是一个肌肉恢复周期,也至少需要48小时,有时候甚至需要72小时才能完全恢复。此外,无论是否参与高强度训练,都应该有规律地安排工作与休息,以保证自身能得到充分地恢复。而且建议每周至少有3-4天用于全面的放松与自我调理,比如瑜伽或其他柔韧性锻炼,以及足够睡眠和均衡饮食。

最后,本文旨在提醒大家,对于任何形式产生酸痛的情况,请不要视而不见,而应尽量让其消失,然后再次进行活动,这种方法虽然笨拙但却是一种预防过度使用从而导致长期损害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