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工作计划就是为了更系统,更高效地进行任务处理,尽快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工作计划的制定得好自然可以提高效率,同时还能避免压力过大。如果工作计划的制定不合理,很可能会埋下健康隐患,这当中又数长时间连续工作最容易出问题。刚开始工作的朋友肯定听说过一句话:高强度、高效率是现代职场铁律。于是就把这句职场常识当成自己的生产力原则,对每个项目都采用加班的方法,拼命地加班,追求极限表现。可没过多长时间,身心就受伤了,即使心里渴望完成更多也无能为力。

其实,我们的心理(注意力)和情绪(耐心)属于复杂结构,它们在紧张环境中更多的是应激性的存在(看自己突击完工后的疲惫)。举个例子,在面对紧急任务时,我们想快速解决问题,但是在进行深夜加班时我们难免会参与发力(精神集中)。如果我们的心理和情绪力量不错,那么在紧张期时会觉得精疲力竭或者焦虑感增强。反之,如果心理和情绰力量欠缺,那么你会因压力山大而无法继续前进。

针对心理和情绪的特点,在工作过程中应尤其注重休息与恢复,采用适量休息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最大目的在于能够有效避免精神崩溃或身体疾病。举个例子,不断加班虽然短期内能提升产出,但长期下来稍不留神就会导致身心耗尽,这种情况早已屡见不鲜。

另外,工作计划的制定也有讲究,尤其应该避免忽视休息与自我恢复。在这个问题上,有位同事经历非常值得参考:

我最近几周一直加班到晚上11点,现在已经感觉到精疲力竭,现在请问这是因为什么原因?我的日程安排是:早上8点起床,上午9点开始办公,一直到晚上11点才结束。我整个人感到非常疲劳,那为什么他会说精疲力的呢?

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你看看你的日程安排,每天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调整空间,而且每天都要保持超级高强度状态,不给自己任何缓冲时间。这是一个典型的“越忙越累”的模式。而且,你没有考虑到人的生物钟是有规律性的,而你却总是破坏它,从而影响了你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

大家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日程安排,看看是否存在某些固定的节奏或习惯限制了您的生活质量。如果存在的话,最好及时调整,以免造成慢性压力的积累,最终影响您的健康与幸福。如果需要,可以分享您的一天,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