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健身计划旨在实现更为系统和高效的训练,迅速达到个人健身目标。一个良好的健身计划不仅能提高训练效率,还能够降低受伤风险。如果计划不当,则可能埋下受伤的隐患,其中肩膀尤其容易受到影响。新手健身者往往听从一句口诀:“长肌肉需用大重量少次数。”于是,将此原则奉行到极致,对每个部位采用重量负荷,力求破极限。然而,不久后肩膀便出现了问题,即使内心渴望举起铁块,也无力为之。
实际上,我们的三角肌构造如羽状,其功能与胸肌相比,更像是一名辅助角色。在复合动作中,如卧推时,三角肌虽然参与,但更多是作为辅助作用而存在。如果三角肌力量过强,在卧推时会感到胸大肌或肱二头、三头肌酸胀感;反之,如果力量不足,便因酸痛而停止训练。
针对三角肌特点,在训练中应特别注重孤立发力,使用15RM左右的重量进行锻炼。这样的配重目的是为了有效避免在举哑铃过程中造成肩关节拉伤。例如,当做侧平举时负荷过大,即使借助斜方肌力量荡起来,但在放下时稍有疏忽,便可能导致肩膀受损,这种情况常见于许多人。
此外,制定健身计划也有一定的讲究,尤其要注意避免过度训练肩部。我曾遇到网友的一次经历,他连续两个星期后开始感到肩膀疼痛,最终不得不暂停训练。他提出的日程安排如下:周一胸部、周二肱二头、三头、周三 shoulder、周四背部、周五腿部、周六腹部休息,一周六天运动,这看似没有明显问题,只是在缺乏足够休息时间。但为什么他仍然感觉到肩膀疼痛?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在健身房里通常会采用卧推等方法来锻炼胸大肌,这些动作自然会让三角肌参与发力。此外,在锻炼肱二头、三头及背部时也难以避免使用带动三个部分同时发力的方式,因此,每天至少有4天是直接对待着我们的这些结构,而不是偶尔被牵涉进去,那么如此频繁地刺激它,不奇怪就会感到疲劳甚至疼痛了!
大家可以检查自己的计划,看看是否存在某个部分连续锻炼多日的情况。如果发现这样的情况,最好及早调整,以防止因为过度锻炼而导致越来越虚弱的情况最后发生。不妨把自己的计划贴出来,让大家互相参考,从而共同提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