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个人工作计划表就是为了更系统,更高效地进行日常任务,尽快达到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表的制定得好自然可以提高效率,同时还能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工作计划表制定不合理,很可能会埋下健康隐患,这当中又数眼睛最容易出问题。刚上班的朋友肯定听说过一句话: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少休息一下。于是就把这句办公室铁律当成自己的工作原则,对身体的每个部位都采用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方法,拼命的加班,破极限。可没过多长时间,眼睛就疲惫了,即使心里痒痒想继续看文件也无能为力。

其实,我们的大脑(尤其是眼睛)属于敏感结构,与肌肉这种能独当一面的力量不同,它在复杂任务中更多的是辅助性的存在(看自己编写报告时需要频繁查看资料)。举个例子,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大家想快速完成,但是在进行深入分析时大脑难免会参与发力(眼球旋转)。如果你的大脑处理能力不错的话,那么在持续思考时会觉得思维清晰或者记忆力有增强感。反之,大脑负荷不足,那么你会因视觉疲劳而停止此次任务。

针对大脑(尤其是眼睛)的特点,在工作过程中应尤其注重适度休息和放松,无需总是保持高度警觉状态。在家里或办公室设立一个舒适的休息区,每隔30分钟就站起来活动一下,让血液循环,以防止视力减退。此外,还要注意调整屏幕亮度与距离,以及正确使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以保护双眼。

另外,不断更新和优化个人工作计划表也有讲究,尤其应该避免连续几天没有休息的情况。这一点,有位网友的经历非常值得参考:

我连续几个月每天加班到晚上11点,现在已经开始感到精神压力巨大,我担心这个节奏下去对我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请问有什么建议可以改善这一情况?

整个生活习惯来看貌似没啥问题,只不过近期确实加班很多,那为什么他会说感觉疲倦呢?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

生活中的各种事务一般都会需要我们的精力投入,这些动作的执行过程中三角肌都会参与发力。而且,因为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一天下来似乎总是不够用,因此很容易导致连续几个小时没有充分休息的情况。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可持续,最终将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大家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看是否存在某段时间内连续忙碌的情况。如果存在的话最好及时调整,以免过度劳累出现身体状况恶化的情况。最后,不妨把自己的日常安排贴出来,让大家也互相参考提高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