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上的肥肉多,想练出八块腹肌,是该减肥还是锻炼增肌
首先,从饮食上要控制,油腻和高脂肪的我们要弃而远之,多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牛奶、鸡蛋等,这里不建议单独拿减肥和增肌来说,联系综合起来!
每天无氧去训练,前期会很累,很难坚持,为了腹肌,忍忍我觉得都是值得的。腹肌撕裂者就是不错的,无氧结束后,再选操课,或者单车跑步跳绳,进行有氧,
万事开头难,事事要坚持,你一定能达到你的所想,加油
请记住:任何以练出腹肌为目的的人都要把减脂作为第一要务,因为不瘦是绝对看不到腹肌的!
腹肌是任何人都知道的好身材必备肌肉,它主要指的是腹直肌,因为白线和腱划“分割”为块状显示。每个人都有腹肌,但是只要体脂率足够低才能够让它显露出来。对于男士来说,体脂率要低于15%才可以看到腹肌轮廓,低于12%以下才可以看到分块明显的腹肌。
所以题主,你肚子上的脂肪厚度非常关键,只有让它变薄才能够让腹肌显露出来。所以思路很清晰,你需要减脂。
减脂需要注意通过饮食控制低热量减少摄入量,再配合运动健身来消耗,脂肪才会逐步减少。饮食注意清淡自然,例如以优质肉类蔬菜水果谷物等自然食材,少油少盐清淡烹饪,低热量摄入营养素,健康减脂。
运动健身方面注意肌力训练与心肺有氧训练相结合,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对于腹肌进行专项训练强壮它,例如平板支撑、卷腹、举腿、两头起等动作,循序渐进劳逸结合,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到腹肌了!
了解更多健身知识,请关注“大囚自重健身”
你好,想要完美腹肌,必须脱脂,不可能就单独练哪里就会瘦哪里,得全身减脂,必须做有氧运动加上合理饮食,有氧运动每天40分钟以上,每天适量补充蛋白,鸡蛋牛奶就可以,把你的主食适量减少,如果意志力强可以逐渐控制主食,如米饭面类,这些都是长肉的毒瘤,晚饭很重要,少油少盐, 老话说要想瘦 管住嘴,迈开腿
腹肌与胸肌不同,只要体脂低稍作锻炼就能显出轮廓,而胸肌就要经过很多努力才能隆起覆盖住骨头,但是储存脂肪最喜欢选择腹部游泳圈,所以,想要腹肌第一要务就是减肥。而减肥运动无非就是跑步游泳健身操等一类的有氧运动,而在做这些 运动之前先做体能用的消耗掉血液内的糖分减肥效果更好,针对你想要的效果制定训练方法如下:
1.腹肌轮 仰卧起坐 平板支撑 等腹肌体能运动20分钟或力竭。
2. 做完上诉体能运动在做跑步等有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要求心率120/每分钟以 上。呼入氧气越多燃烧脂肪越多,以不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为准,慢慢加长运动 时间。
3.调整食材,控制食量这是成败的关键,减少主食如馒头米饭油腻,以高蛋白食品 代 替,如牛肉鸡肉蛋清豆制品。八成饱。
谢邀,提问者先用体脂称测一下BMI指数、体脂率、肌肉量、内脏脂肪等级等指标。
男性身体BMI指数正常范围是20-25,超过25,建议先减肥,女性BMI指数正常范围是19-24,超过24建议先减肥。
男性体脂率在15时能显出腹肌,在13时腹肌更加明显,女性体脂率在20-25之间都不算胖,体脂率越低越明显,对大多数女生来说肌肉量都比较低,体脂率一般不要低于17,如果肌肉量较高,体脂率可以略低于20,但不能太低。体脂率高的情况下,除非腹肌特别发达,否则一般情况下是显不出腹肌的。
如果BMI指数在正常范围内,还要看内脏脂肪等级,内脏脂肪等级在4-5之间最健康,超过9会增加患脂肪肝的几率。如果四肢比较纤细,不粗大,臀部和下腹脂肪并不多,只是上腹或中腹比较大,可能是内脏脂肪等级较高,这种情况时,不管BMI指是否超标,也需要先减肥。
还要参考肌肉量,多数没有锻炼经验的人肌肉量在正常范围内偏低的水平,很多女生肌肉量偏低,如果肌肉量比正常范围低的比较多,体脂率或内脏脂肪等级又比较高,要看体脂率和内脏脂肪等级具体高多少,如果高的比较多,最好先减脂,如果只是略高,可以先增肌,有一定肌肉量之后再减脂。
除了关注身体指标,如果选择增肌,在增肌期间一般采用高碳水、高蛋白饮食,每公斤体重需要1.5-2克蛋白质,超过40岁需要1.5-2.5克蛋白质,不能超过3克蛋白质,每公斤体重还需要6克左右碳水,摄入总热量要高于总消耗热量,具体高多少要看锻炼情况和脂肪增长情况,如果脂肪增长较多,则要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时间或者适当减少碳水摄入量。
全身增肌锻炼可以在手机里下载健身宝典,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腹肌可以用keep里的腹肌课程锻炼,先徒手锻炼,等有基础再用器械锻炼。
总之,比较胖胖就先减脂,不算胖就先增肌。刚开始锻炼是3个月左右既可以增肌又可以减脂,两者并不矛盾,之后增肌和减脂只能二选一。如果选择增肌,体重、肌肉量、体脂率都会有所增加,男性体脂率超过20,最多25,就需要进入减脂阶段,女性体脂率超过25,尤其超过30就需要进入减脂阶段。男性体脂率降到15左右,女性体脂率降到20左右就可以进入增肌阶段。多数人不可能经过一个增肌-减脂一个循环就能练出需要的身材,往往需要多个循环,不要着急,最关键是的要在锻炼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运动、饮食和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