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任何运动之前,进行充分的暖身活动是众所周知的基本准则(尽管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忽略这一点),但如果你完成了暖身后,却因为休息过久或环境温度过低而没有继续适当地维持体温,那么这些暖身练习将变得无效。毕竟,暖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核心温度、心跳率、血流量以及摄氧量等指标,以此为接下来的高强度运动做准备。如果在休息期间你的身体冷却,这些能力都会下降,从而影响到你的运动表现。
据一项发表在肌力与体能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当运动员在完成了初步的热身后静止休息30分钟时,其运动表现将比只休息5分钟的情况低4%(约20秒差距)。同时,该研究还显示,环境温度越低,对选手们造成影响也就越大。
虽然这可能听起来并不太严重,但决定放弃热身并且认为“没那么糟”是不明智的。由于这个研究中选定的比赛项目是2.4公里跑步和2.0公里划船,这两种项目都属于较短时间内结束的比赛,大约只有8到10分钟。在这样的短暂比赛中,20秒可以导致排名下滑达十名之多。
因此,对于那些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影响的比赛,比如因雨天而延迟开始的情况,选手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热身状态。一旦发生延误,就应该尽量避免让身体冷却,从而影响到运动表现。此外,不要忘记跳过热身还会增加受伤风险!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看一个视频就能理解20秒差距有多重要,那么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又该如何呢?对于普通人来说,你应该:
在确定具体运动时间之后再进行热身,并确保不要超过5至10分钟。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离开或停止动作,要重新进行一次热身。
在寒冷环境中保持身体干燥,即使已经完毕,也要立即擦干汗水,或更换干净衣服以防散发过多。
在寒冷条件下保持体温,如即使是在室内也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调吹拂之下。
对专业体育竞技者来说,他们应该:
到达赛场前先观察环境寻找不受天气限制的地方,同时养成室内进行热 身习惯。
关注天气预报及大会公告,以便了解是否有必要调整训练计划中的时间安排。
尽可能让所有训练与比赛之间保持一致性,在紧迫情况下优先选择动态操或慢跑作为基础活动,而不是静态拉伸。
当遇到突然间断的情况时,要通过不断移动来维持体温状态,并询问是否还有机会补充额外的心理准备和物理复原时刻。
参考资料:Men’s Fit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