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中时,我们班里有个数学小天才,他的名字叫李明。大家都喜欢叫他“字母哥”,因为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是“李”,第二个字是“明”,在我们这儿,总喜欢用一些玩笑来称呼彼此。不过,“字母哥”这个外号并不是因为他的名字,而是因为他在做题时那一种特别的姿势。他会把笔放在嘴边,用手指一一点着每个数字,就像是演奏音乐一样,给人一种既神秘又高深莫测的感觉。

我记得当时,每次课间或放学后,我们都会围坐在教室角落,互相交换答案或者讨论难题。那个时候,“字母哥”的存在,让我们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他总能以超乎常人的速度准确解答那些让其他同学头疼的问题,那种无与伦比的自信,让人不禁佩服。

有一次,我们班上刚接触到三角形的一些定理,其中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我对这些概念理解有限,但“字母哥”却如行云流水般地推导出公式,然后用实际例子来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那天下午,我第一次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说数学是一门语言,并且对于我来说,这门语言终于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

尽管我们班里还有很多聪明的人,但每当有人遇到难题,都会先找“字母哥”。他总能耐心地指导你走过困境,不仅仅是在数学上,他还帮助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比如如何计算购物折扣还是如何快速算出公交车路线最短路径。这份知识就像一盏灯塔,为我们提供方向和安全感。

岁月流转,如今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人们再称呼某人为“字母哥”。但那种纯真的友谊和知识分享的情景,却让我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字母哥”不仅仅是一个昵称,它代表着初中时代的一个美好回忆,也是我成长过程中宝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