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未曾踏上健身的路,今朝重启体能之旅。疫情期间宅家休息,活动减少,体重增加,而肌肉力量的下降则显得尤为明显。如我前所述,每周至少打五小时篮球,这种持续的运动量对于恢复而言至关重要。

然而,一段时间未动弹的人突然转而进行剧烈运动,很可能遭遇肌肉酸痛。这不仅是急性肌肉酸痛,即在锻炼结束后几个小时内自行消失,也可能是延迟性肌肉酸痛,它们会在12小时后出现症状,在1-2天内达到峰值,然后5-7天逐渐消退。

为了缓解这些不适,我们可以先从无氧运动开始,如深蹲、仰卧起坐和举哑铃,再结合有氧活动,如慢跑,以此逐步增加运动量,使体能得到回暖。此法可减轻肌肉酸痛的程度。

在无氧训练前需充分准备身体;慢跑时应避免饭后立即出发,以及晚上睡觉前过早结束。此外,不忘热身与整理训练后的放松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恢复体力锻炼时,要确保营养补给及充足睡眠,以便迅速修复身体损伤。我个人建议循序渐进地提升运动强度。在4月8日开始恢复锻炼以来,我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鞋子和服装以及进行热身。

其次,要逐步增加每次锻炼中的距离或强度。我目前已经从5公里增至10公里,并昨日成功达到了12公里。

第三,不要急于求成,让身体适应新环境,每隔一天进行一次。

第四,在完成锻炼后一定要进行放松 stretches,以防止肌肉僵硬。

通过这样的方式,你也能够逐步回归之前的状态。不论何种情况,只要持之以恒,就能迎来新的挑战。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