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健身目标是什么吗?“当然知道,周一练腿,周二练胸,周三练......”拜托,健身目标和健身计划不同。谁都有健身计划,但不是谁都可以按计划练出好身材的。虽说健身贵在坚持,但是当你发现坚持到最后依旧没啥成效后,你会作何感想?想要改变这种窘况,你可能只需为自己找到一个小小的、具体而明确的健身目标。

网上有很多关于如何通过设定微型目标来激发动力和看到变化的教程,最为典型的是“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坚持30天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把俯卧撑变成徒手深蹲、引体向上和卷腹,这些短期内显著效果的小任务同样能吸引一大批健身爱好者和准备开始锻炼的人的兴趣。大家都好奇这一个月的锻炼究竟有多大的效果。如果效果确实很好,你也可以尝试一下。但是这些视频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设定清晰的大致预期和想要达到的长期效果。

很多人在看过这些视频后也纷纷开始了锻炼,但绝大多数人在得到一个月后的变化照片后就放弃了,因为他们没有带着明确的目标去行动。在生活中,不难遇到许多练得很好的健身爱好者。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训练,他们很可能会犹豫一下在回答。但是如果你问他们想要练成什么样子的话,他们会立马告诉你答案。这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具体可衡量的地标性结果。

例如,有人可能决定减掉体脂率,以便能够看到六包肌肉;另一个人则希望提高力量水平,以便能够完成一次全面的徒手挑战课程。无论你的目的是为了健康还是为了外表,都需要根据你的个人需求来制定合适的情境化方案。有人说,“我只想变得更强壮”,但这样的愿望太模糊了,没有方向性的指导,这样的训练容易陷入循环不前。

比如,一些新手因为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而错误地进行了一种混合训练模式——每次打卡完毕之后就跳跃到下一项运动,从不停留或专注于任何一种特定的技能或者器械上的进阶工作。一旦没有目的性,就像是在迷雾中摸索,没有方向,只能不断重复相同的手臂举重动作,对于提升身体素质并非高效。

然而,与之相反,如果将精力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技能上,比如仰卧起坐,那么随着时间推移,即使只是少量增加,每天都会感觉到进步,并且这种积极的心态将持续推动我们继续前行直至达到既定的终点。而对于那些已经有一段时间专业从事某项运动的人来说,他们通常更擅长识别哪些方面需要改善,以及如何调整策略以获得最佳成绩。

因此,当我们谈论对付困难时,我们必须学会区分真正的问题所在,然后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而不是盲目地照搬他人的经验。此外,让我们的行为具有明确目的与意义,也许正是我们克服现状、实现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追求卓越时,要记住,无论大小,每一步都是迈向成功路途上的宝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