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不慎可导致中耳炎,健康人外耳道有上皮角质层的保护,皮脂腺的分泌呈弱酸性,有较强的抵抗微生物能力。夏天游泳时,外耳道上皮层被水浸泡,会发生软化和肿胀,角质层被破坏,抗感染能力明显减弱。此时,如果外耳道皮肤有破损,便容易引发外耳道炎。

认识外耳道炎可分为5种类型:单纯性、疖、弥散性、坏死性和真菌病,每种都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游泳前应医生检查,并注意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指挖耳,以免造成损伤。游泳后应将头偏向一侧使积水流出,然后拭干。但如果鼻子进水,要小心擤鼻,以免污水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

糖尿病患者在此更需注意卫生,以防复发。此外,由于鼓膜穿孔或中耳炎者不可游泳,因此在疾病期间应避免涉水活动。不过,无论何种情况,都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安全地享受夏日的乐趣,同时也能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