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对健身有着极高的热情,即使在做梦的时候也会想起它。然而,近期,我发现许多朋友都开始了“佛系”健身,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我决定和几位朋友交流他们的经历,以此来寻找答案。

其中有一位大学生肌友A,他在上大学之前一直专注于学习,但后来受到网红健身者的影响,开始喜欢上了街头健身。这是一种结合了体操和装酷元素的运动方式,非常符合年轻人的个性。尽管这种训练方式新手容易受伤,但A为了学会独一无二的技巧,不放弃甚至梦寐以求能做出俄罗斯式挺举。但是,当他意识到学好专业知识才是关键时,他改变了态度,将自己的锻炼转变为“佛系”,只要有时间就去锻炼,不追求特别技能。

另一个例子是肌友B,他以前在健身房系统地进行了两年的锻炼,因此他的体型颇为结实。B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全力以赴,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则表现出厌恶。他对那些整天玩游戏的人持怀疑态度。在工作后,由于生活压力增大,只剩周末时分才能抽空去健身房。随着时间推移,身体状况也逐渐下降,现在他的态度就是身体健康就好,不再追求低体脂率或肌肉围度。

“佛系”并不是没有目标,它是一种平衡的心态。在很多情况下,“佛系”可能被视为懒惰,但在健身领域,它恰恰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佛系”意味着不占用大量时间也不耗费太多精力,同时减少运动损伤,并带来轻松的心情、规律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不追求变得更强,而是在日常中保持一定水平,如打卡健房、留汗跑步机,这就是“佛系”模式。你现在是否也走向了一种“佛系”的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