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对健身有着极高的热情,甚至在做梦的时候也会想起锻炼。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将双手紧握成拳,血液循环加快,睡意全无,这种体验说明了对于健身的执着与热爱。
近期,我和几位同好交流了一番,发现大家都开始尝试“佛系”健身。这让原本追求完美、每天必须锻炼的人们,如今变得更加悠然自得,这让我感到意外。那么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许先听听两位朋友的故事吧,或许能够引发你的共鸣。
我的大学同学A,在上大学之前就像大多数学生一样,全心投入学习,以便能考进理想的大学。在大学期间,由于受到网上的健身达人们影响,他喜欢上了街头健身。街头健身不仅能练出灵活身体,还能学会一些装酷技巧,这些特点深受90后青年的喜好所吸引。然而由于街头健身与传统器械训练不同,对新手来说受伤风险较高,但为了掌握一种别人做不到的事,他坚持不懈,即使梦中也常常幻想自己可以做出难以置信的事情。但到了期末考试时,他意识到自己的成绩并不理想,因为他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在锻炼上,而不是专注于学业。他反问自己,即使学会了那些“神技”,是否真的值得牺牲专业知识?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A决定采用“佛系”态度,有空就去锻炼,不再追求那些看似不可及的目标。
另一个例子是我的另一位朋友B,B在健身房系统性地训练了2年,因此拥有显著肌肉量。但B有一种独特性格——对于喜欢的事物表现得异常狂热,对于讨厌的事物则表现出明显厌恶。他特别看不惯宿舍里的游戏族认为他们浪费时间,所以避免与他们交往。这一状态持续至他毕业后。
最近,我再次询问B关于他的健身习惯时,他表示自从工作之后,每天都忙碌无比,只有周末才会想到去健康 clubs。然而随着岁月流逝,他已经无法保持过去那种激情洋溢的情绪,那种冲劲早已消失。他现在采取的是一种平衡的心态,即只要身体健康即可,不再追求低体脂率或肌肉围度这样的数字标准。
实际上,“佛系”并非缺乏动力,它是一种放松心态。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佛系”恰恰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它不会占用大量时间、精力,也减少运动损伤,却带来轻松的心境、规律生活以及健康身体。不必成为最强者,只需定期去 gym 做卡片跑步机留个汗,就算是好的生活方式。这正是“佛系”运动模式吧。你现在正在进行“佛系”运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