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对健身有着极高的热情,即使在做梦的时候也会想起它。然而,近期,我发现许多这样的健身爱好者开始转向“佛系”健身,这让人感到意外。我决定采访几位朋友,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我的第一个朋友A目前是一名大学生。他在上大学之前就像大多数学生一样,全心投入于学习,以便能够考入理想的大学。然而,在上大学后,他被网上的健身达人所吸引,开始了街头健身。这一选择满足了他追求个性的需求,同时还能锻炼出灵活性和学到一些装饰技巧。但是,由于街头健身与传统器械训练不同,它带来的伤害风险相对较高。尽管如此,A为了掌握一种别人的技能,不仅花费大量时间,还在梦中模拟自己能够完成某项动作。不过,当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即使学会了一些独特技能,也无法替代专业知识。在之后的日子里,A转变为“佛系”健身,只有当他有空闲时才去锻炼,而是否能掌握某种技术则变得无关紧要。
另一个朋友B已经在健身房系统地锻炼了两年,所以他的体型很结实。他对于喜欢的事情表现得非常狂热,对于不喜欢的事情则表现出厌恶。在工作前,他总是鄙视那些整天玩游戏的人,但这种态度直至毕业都没有改变。当他搬到了上海工作后,每天都忙碌透顶,只有周末或者偶尔想到运动时才会去健康中心。这段时间里,他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那些冲劲早已消失。而现在他的态度是,只要保持健康,就足够了,不再追求低体脂率或肌肉围度。
其实,“佛系”并不意味着懒惰或放弃目标,它只是一种平衡生活方式。“佛系”并不是不努力,而是在适度地享受生活中每一刻。而且,“佛系”更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因为它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也不会造成严重损伤,却能给我们带来轻松的心情、规律的生活以及健康的身体。不追求超凡成就,只需定期锻炼、汗水淋漓,便可以获得幸福感。这就是“佛系”健身的一种状态。你现在是否也尝试过这种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