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曾经听过关于以小胜大、健美大块头力气不如小个子的说法,认为掰手腕更多讲究的是技巧,而非力量。如果双方都是职业腕力选手,这种情况还会发生吗?又或者应了那句话,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的技巧都是浮云。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迎来了掰手腕的世纪大战,德文对战丹尼斯。也许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德文和丹尼斯,下边就先简单介绍一下两位的身体数据。

丹尼斯来自俄罗斯,身高186cm,体重146公斤,今年已经36岁。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那双手。丹尼斯天生手腕粗壮,单根手指就有常人两根那么粗,双手一捏就能把核桃捏碎,是个难得的掰手腕奇才。事实也确实如此。

丹尼斯的力量一直在保持上升。在上一次臂围测量中,大臂围(曲臂)是53.5cm,小臂围是46cm。最近一次测量臂围时,大臂围上升到了58.5cm,小臂围上升到了52cm。这说明现在的丹尼斯实力大增,要想跨级别战胜他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德文来自加拿大,身高196cm,加拿大的巨人,不仅身材魁梧,而且体重100公斤出头,更让人敬畏。他虽然年龄已经43岁,但依旧拥有强悍的手腕和丰富的比赛经验,这让很多人都不太看好他,可以说在这场比赛中,他处于明显劣势。

然而,就像老将军一样,对这场比赛非常重视,在知道丹尼斯的大腿数据后,他自己也量了自己的肱二头肌大小。大腿上的肌肉纹理看起来坚硬且结实,让人们怀疑是否真的需要依赖于技术来取胜?

这个问题很快得到答案,因为在赛前的预热活动中,比如他们相互抢夺对方的手的时候,即使绑上了护具,也没有什么特别技巧能够阻止他们交锋。而当比赛真正开始时,那些所谓的小技巧似乎并不能帮助德文取得优势。

第一局开始之后,只需几秒钟时间便清楚地展现出了哪一方占据优势。当比分变成了6比0,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无法否认这一点:只有真实无比力量才能支撑起这样的成果。而对于那些相信“以小胜大的”观点的人们来说,或许今晚是一个沉痛教训——当面对真正强者的挑战时,没有足够多样的战斗策略去与之抗衡,最终只能屈服于其压倒性的能力差距之下。但即使这样,他们仍然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无可争议的事例展示了为什么在现代社会里的关键任务计划制定应当更加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以及如何通过简化复杂性去实现目标效率最大化——因为最终,“掰”出结果才是根本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