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任何运动之前,进行充分的暖身活动是众所周知的基本准则(尽管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忽略这一点)。然而,如果你完成了暖身活动后却长时间休息或没有继续保持适当的体温,那么这些努力可能都白费了。毕竟,暖身的目的是提高核心温度、心跳率、血流量以及摄氧量等指标,为即将到来的“高强度”运动做好准备。如果休息过久或者环境温度太低,这些能力就会逐渐下降,从而影响运动表现。一项发表在肌力与体能期刊上的研究发现,当运动员在完成暖身后静止休息30分钟时,他们的运动表现比只休息5分钟的情况要差4%(大约20秒),这对于2.4公里跑步和2.0公里划船这样的短时间比赛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差距。
你可能会认为4%的差异并不显著,但实际上,在这种短暂竞赛中,这个20秒钟差距对专业选手来说足以改变比赛结果,甚至可能导致名次从前列滑落至十位之内。在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影响的大型赛事中,选手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暖身状态,一旦因为不可预见的情况(如雨水)导致等待时间过长,就必须避免身体冷却引起性能下降。(更不用说省略了暖身还增加受伤风险!)
观看一段视频就能理解20秒钟差异有多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呢?对于普通人来说,你应该:
确定你的运动开始时间,然后再开始你的动态伸展或慢跑式的暖身。完成后的休息时间应限制在5-10分钟内,不要放松太久。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离开并且停止活动过久,在返回进行之前重新进行一次动态伸展或慢跑式的热身。
在寒冷环境中进行训练时,要确保身体保持干燥。完毕后的立即擦去汗水,或换上干净衣服,以防止散热过度。
在寒冷条件下训练时,要始终维持体温。避免因出汗而被风吹凉,同时在休息期间穿着保温衣物,并尽量缩短停顿。如果需要长时间等待,可以通过动态操来维持体温。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你应该:
到达比赛现场后先观察环境寻找无遮挡区域用于热 身,同时养成室内热 身习惯,并采用动态操作为主要热 身方式。
关注天气情况及大会公告,随时关注是否有延迟消息,将平日训练中的启动和结束时间与正式比赛相匹配。
尽量让整个热 身过程与比赛开始无缝对接,即使是在间歇性竞赛也要持续维护体温状态。而且,在寒冷环境下的全程必需穿戴完整装备:包括保暖裤子、外套和头套。此外,还应准备四五套替换用的内部衣物,以便于更换使用。(参考: 如何正确地执行您的预备期锻炼?)
4 每当遇到紧急情况,比如比赛突然推迟,请立即通过快速移动来恢复进入最佳状态,而不是静坐。这意味着您可以询问主办方是否提供额外的地面空间供您迅速回复为最佳形势。你应当知道,无论何种情况,都应当能够迅速调整自己以迎接挑战。
最后,不忘提醒: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正确执行预备期锻炼方法的话,可以查阅相关文章,如《做对预备期锻炼》这样的小贴士,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一步骤背后的科学原理,使我们的训练更加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