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任何运动之前,进行充分的暖身活动是众所周知的基本准则(尽管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忽略这一点)。然而,如果你完成了暖身活动后却长时间停止运动或没有继续保持适当的体温,那么这些努力可能都白费了。毕竟,暖身的目的是提高核心温度、心跳率、血流量以及氧气摄入等指标,以便为即将到来的“高强度”运动做准备。而如果休息过久或者环境温度太低,这些能力就会下降,从而影响运动表现。一项发表在《肌力与体能》期刊上的研究发现,如果运动员在完成暖身后静止休息30分钟,其表现将比仅休息5分钟的选手低4%(大约20秒),这对于短时间竞赛来说是一个相当显著的差距。
同时,不意外地,这项研究还显示,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对选手们影响最大。在许多人看来,4%似乎不算什么,但决定因为这个小小差距就放弃暖身…先停下来!因为这个研究选择了2.4公里跑步和2.0公里划船这样的项目,这两种项目都是短暂结束,比如8至10分钟。对于那些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影响的比赛,选手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预热状态,一旦因故延迟,如雨天等待时间过长,就要避免身体冷却导致性能下降。(更不要说跳过预热还增加受伤风险!)
我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理解20秒钟的小差异有多重要。那该怎么办呢?对于普通人来说,你应该:
在确定你的运动时间后再开始预热,并确保预热后的休息时间不超过5至10分钟,不要长时间静坐。
如果在训练过程中不得不离开或停止一段时间回来之前,最好重新进行一次预热。(根据身体温度或心跳率判断,如果与起始时相比没有明显不同,可以再次进行预热)
在寒冷环境中训练时,要保持身体干燥,即使已经汗流浃背,也要立即擦干,或更换干净衣服以防止散热过度。
在寒冷环境中训练时,要随时维持体温,而不是让自己满头大汗之后被风吹凉(健身房里不要对着空调吹),并且尽量缩短休息时间。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等待,可以通过动态操来维持体温。(参考:冬季锻炼别忽视保暖)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你应该:
到达比赛场地前先观察环境寻找无天候限制的地方,并养成室内进行预熱习惯,同时培养以动态操作为基础的預熱習慣。
注意天气状况和大会公告,与平日训练相结合,将比赛结束前的所有情况纳入考量。
尽量让預熱与比赛开始无缝对接,并且在比赛过程中的每次停顿都保持良好的体温状态。在寒冷条件下的比赛,还要穿戴全套衣物保暖,并准备多件内衣备用以便更换。(参考:正确做好運動前的準備)
当遇到比赛突然中断的情况,用动态活动持续维持身体处于竞赛状态,并提前询问是否会提供额外的心理恢复和物理准备机会。
最后,当紧迫情况发生时,优先选择动态操或慢跑作为預熱方式,而不是静态伸展。(参考:如何正确進行運動前的準備)
来源:Men's Fit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