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无线技术如Wi-Fi和蓝牙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通过这些技术与世界连接。然而,这种便利也带来了一个潜在的问题:个人技术设备之间传输的信号可能被他人拦截,从而导致隐私泄露甚至更严重的安全风险。
普渡大学的一项研究旨在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将原型手表变成自己的网络以保护个人技术的私密性。该团队正在开发一种新型通信系统,利用电准静态场通信(EQS-HBC)以及人类身体导电特性的低频无载波无线电信号。这一创新方法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还能减少能源消耗,比普通蓝牙连接要小100倍。
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医疗设备、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的安全性,还可能推动医生能够远程重新编程心脏起搏器这样的医疗装备,无需进行外科手术。此外,它还为实现闭环生物电子医疗设备,以及用于神经科学应用的大规模脑成像提供了可能性。
“我们将越来越多地把我们的设备连上网,从智能手表到头戴式虚拟现实头显,”普渡大学工程师Shreyas Sen表示,“挑战不仅是在体内保持这种通信,以至于没有人能拦截它,还要获得更高带宽和更少电池消耗。”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Sen和他的团队正在努力将这一原型缩小到集成电路大小,使其能够轻松安装在各种不同的装置中。当这一目标实现时,将会彻底改变我们对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理解,并为未来科技发展开辟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