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曾经听过关于以小胜大、强者不一定是大块头的说法,认为掰手腕更多体现的是技巧,而非力量。如果双方都是专业的腕力选手,这种情况是否会再次发生?又或者,正如那句名言,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的技巧都显得无足轻重。 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迎来了掰手腕历史性的对决,丹尼斯与德文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也许许多人都不了解丹尼斯和德文,他们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位选手的情况。 丹尼斯出生于俄罗斯,他身高为186厘米,体重达到了146公斤今年已经36岁。他给人的印象最深刻就是他的双手。丹尼斯天生具有粗壮的手腕,每一根手指都比常人粗2根,即便单独一只巨大的拳头,就能将核桃轻松捏碎,是一个难得见到的掰手腕奇才。在实践中,这一点也得到验证了。 在上一次测量臂围时,丹尼斯的大臂围达到53.5厘米,小臂围则是46厘米。而最近一次测试显示,大臂围提升至58.5厘米,小臂围也有所增加到52厘米。这意味着现在的丹尼斯实力有了显著提高,对抗他已然成为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德文来自加拿大,他身高196厘米,以100公斤左右作为体重,并且已经年满43岁相对于丹尼斯而言,德文似乎已经进入了下坡期,因此很多人并不看好他的表现。但是在赛前采访中,当主持人问及他是否放弃比赛时,他回应:“我等待这个机会十年。” 可见德文对这场比赛抱有极大的期待。在了解到对方(即丹尼斯)的数据后,也自觉进行了一次身体数据测量结果显示,其大臂围仅为43.5厘米,小臂围38厘米,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处于劣势之中。不过,如同姜老辣一般,在经验丰富和战术运用上德文占据优势。他通常会利用各种“小技巧”来取胜,这让许多挑战者付出了代价。而相反地,尽管实力雄厚,但依旧坚守着以实际行动说话的一贯作风——只有真正掌握力量的人才能获得最后制胜权。这一切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每一场比赛都会充满紧张气氛,不知何时爆发惊喜。
这场世纪级别的手部搏击活动采用左手交锋模式开始了。当第一两局竞争结束后,由于双方均未解脱,那些附加使用绳带之后试图再次角逐,最终还是被另一边秒杀掉。
第三轮开始时,一切转变;三度失败后的失望瞬间消散,只剩下一种信念:必须更强!在这种压迫感驱使下的两人展开全新的策略;但直至第七轮,那种平衡性并没有完全打破。
通过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到,即使技术精湛,也无法阻挡住真正力量背后的进攻,因为当存在绝对优势的时候,无论多么聪明、多么灵活,都不能忽视那种原始、不可避免的地动力学效应。而对于这样的结局,你有什么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