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曾经听过关于以小胜大、力量与技巧的各种说法,认为掰手腕更多讲究的是技巧,而非力量。如果双方都是职业腕力选手,这种情况还会发生吗?又或者应了那句话,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的技巧都是浮云。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迎来了掰手腕的世纪大战,丹尼斯对阵德文。也许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丹尼斯和德文,我们下边就先简单介绍一下两位的身体数据。

丹尼斯来自俄罗斯,他身高186厘米,体重146公斤,今年已经36岁。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那双手。丹尼斯天生手腕粗壮,每根手指都有常人两根那么粗,即便是单独一只手臂,就能把核桃捏碎,是个难得的掰手腕奇才。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上一次臂围测量中,丹尼斯的大臂围(曲臂)是53.5厘米,大前臂围是46厘米。而最近一次测量时,大 臂围提升到了58.5厘米,大前臂围则提升到了52厘米。这意味着现在的丹尼斯实力大增,要想跨级别战胜他,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相比于丹尼斯,德文来自加拿大,他身高196厘米,有着100公斤出头的体重,并且已然年满43岁。不过,由于德文已经过了巅峰时期,因此许多人都不太看好他,就像赛前的主持人打趣:“是否要放弃?” 德文回答:“我等了10年才等到今天。”

尽管在身体数据方面处于劣势——他的大臂围仅为43.5厘米,大前臂围为38厘米,但德文却非常重视这场比赛。在知道了对方的手部数据后,他也进行了一次额外的手部测量。此举展现出他对比赛结果极其关注,同时也是为了找出自己的优势点来弥补差距。

然而,对抗这样的强敌并非易事。正如赛前的预热显示出的情况一样,当两人交锋时,即使是在左撇子模式下,也出现了几次接近“平局”的紧张瞬间。但最终还是由那个拥有绝对力量的人占据优势。

通过这场比赛可以看出,无论如何,以小胜大的可能性依旧渺茫。在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力量面前,无论何种技巧,都无法抵挡它带来的压倒性效果。这不仅适用于掰手腕,还普遍适用于其他领域。你对于此类比赛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