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对健身有着极高的热情,甚至在做梦的时候也会想起锻炼。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将双手紧握成拳,血液循环加快,睡意全无,这种体验说明了对于健身的执着与热爱。
近期,我和几位同好交流了一番,发现大家都开始尝试“佛系”健身。这让原本追求完美、每天必须锻炼的人们,如今变得更加悠然自得,这让我感到意外。那么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许通过分享两位朋友的故事,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我的朋友A目前还是大学本科生。在上大学之前,他就像大多数学生一样,全心投入学习,以考取理想大学为目标。在网上看到一些健身达人的演示后,A被吸引到了街头健身。他喜欢街头健身,因为它不仅能增强身体灵活性,还能学习一些装模作样的小把戏。这符合90后的个性张扬特点,因此A开始了自己的健身之旅。
然而,由于街头健身偏重体操技巧,其训练方式与传统器械运动不同,对新手来说受伤风险相对较高。这些挑战并未阻止A,他为了掌握一个别人难以复制的“神技”,即使做梦时也幻想自己能成功执行俄罗斯挺举动作。但当他意识到学好专业知识才是更重要的事物,而不是因为一点小把戏就被认可时,他改变了态度。他决定采取一种更加放松的心态,即只有时间允许,就去锻炼,不再急于求成。
另一个朋友B,在加入健康俱乐部前已经坚持系统化训练2年多,因此他的肌肉线条明显。而B有一个鲜明特点:对于喜欢的事情充满痴迷,对于反感的事则表现出厌恶。他讨厌那些整日沉浸在游戏中的同学,将这视为浪费时间,从而避免与他们交往这样的态度一直持续到他毕业后。
随着生活变化,比如工作压力增加和身体素质下降,当初那种激情消失了。现在B只在周末偶尔想到要运动的时候才去俱乐部打卡,不再追求低脂肪率或肌肉量增长,只希望保持健康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佛系”状态,它并不意味着懒惰,而是一种平衡和从容的心态,有助于减少运动损伤,同时保持轻松的心情和规律生活习惯。
看来,“佛系”模式正逐渐成为许多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既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也不会过分耗费精力,但却能带来健康、舒缓心情以及良好的身体状况。不必追求极致,只需简单地享受每一次运动,那就是“佛系”健身吧。你是否也正在向这种模式靠拢呢?